在這裡,有一群人會與你一同前行:大家以夢為馬、揚鞭奮蹄、行而不綴、共克時艱。我們竭誠歡迎有志于科技創新活動的學生加入科創團隊,不斷開辟高質量高水平發展新境界,從此山高不阻其志,澗深不斷其行,流年不毀其意,風霜不掩其情!
為進一步發揮大學生科技創新實踐活動在提升人才培養質量上的成效和對學院教學、科研工作的促進作用,努力将學院的科研優勢更有效地轉化為人才培養優勢,學院成立了15支由專業課教師擔任負責人和指導團隊的大學生科創團隊。現面向全院學生進行招募,歡迎同學們積極報名入駐,加入到團隊中來,與老師們一起在科創中提升自我。
團隊展示:
(一)綜合交通研究創新團隊
團隊負責人
崔娜 博士、研究生、副教授
研究領域:公共安全與危機管理、應急物流、交通規劃與管理
團隊成員
侯樹展 研究生、講師 研究主題:交通安全
杜傳斌 研究生、講師 研究主題:大數據挖掘與分析
吳長忠 研究生、副教授 研究主題:機械設計制造及其自動化
目标賽事
全國大學生交通科技大賽、全國大學生物流設計大賽
團隊介紹
在研項目:
基于高分辨率遙感數據的重大自然災害應急物流系統規劃理論研究. 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面上項目(71874069). 2019.01-2022.12.主持
綜合交通研究創新團隊. 山東省高等學校青創人才引育計劃. 2020.01-2022.12. 在研, 主持
項目的主要研究方向為城市道路交通應急管理、應急物流等方面,也包括一些大數據分析的工作,課題内容主要由所指導的研究生完成。
團隊從2017年開始參加比賽至2019年底共獲得了“第六屆山東省大學生科技創新大賽”三等獎、“第二屆山東省大學生交通科技大賽”二等獎、三等獎,“全國高校智能交通創新與創業大賽”二等獎等各類交通領域比賽共計14個獎項。比賽主要集中在交通安全、交通設備與控制等領域,因此接下來的部分作品還是會延續之前的思路,并争取參加“全國大學生交通科技大賽”。由于目前的學術成果主要是在應急物流領域,因此也想在接下來嘗試參加“全國大學生物流設計大賽”。這部分内容将主要由研究生帶隊,以學術成果作為參賽作品,是個新的嘗試。如果作品成熟,或者具有較好的創新性和技術支持,可以繼續向上沖擊更好的比賽。
目前的指導教師團隊主要由崔娜老師和侯樹展老師組成,在大數據處理與機械設計方面,也會邀請數學院和機械學院的老師參加或給予指導,這個模式在以往的作品中都已有所實踐。
目前老隊員都已進入大四或畢業,新作品需要招募新的隊員,特别是對交通問題、機械設計與自動化等感興趣的同學。
(二)新材料結構創新團隊
團隊負責人
謝群 博士、教授 研究領域:裝配式結構、新材料結構、結構防災、
智能建造
團隊成員
林明強 博士、副教授 研究領域:裝配式結構、再生混凝土結構、結構
耐久性
李雁軍 博士、講師 研究領域:結構抗震、BIM
目标賽事
創青春、挑戰杯
團隊介紹
本指導團隊教師多年來從事新材料結構、新型裝配式結構等領域研究,在國内外期刊發表SCI、EI收錄論文三十餘篇,現主持 山東省重點研發計劃-裝配式鋼筋桁架疊合空心樓闆關鍵技術研發2017GSF22106、山東省住房城鄉建設科技計劃項目-新型超高韌性水泥基材料在工程結構加固修複中的關鍵技術研發2020-K5-18、山東省重點研發項目-綠色節約型裝配式預應力再生混凝土疊合闆關鍵技術研究與示範應用等項目多項。計劃指導學生參加“挑戰杯”、“創青春”等全國科創賽事,利用學院結構實驗室、土木工程材料實驗室、BIM仿真中心等先進的儀器設備開展實驗研究和數值分析,團隊教師分工明确,在試驗設計、數據整理、理論分析、數值模拟等方面指導學生,提升學生科創專業技術水平,激發學生創新鑽研内驅力。工作計劃如下:
2020.9-2020.11 招募學生組建科創團隊,明确科創題目和工作方案;
2020.12-2021.5 指導學生完成試驗研究,整理數據,開展理論分析,撰寫科研論文1篇或提交專利申請1-2項;
2021.6-2021.12 完成數值模拟,整理科創成果,參加校賽或省賽。
2022.1-2022.12 力争參加國賽,準備項目驗收結題。
(三)V寒舍科創團隊
團隊負責人
劉寒芳 碩士、教授、系主任 研究領域:建築設計及實踐類競賽
團隊成員
于江 碩士、講師 研究主題:建築設計
李豔偉 碩士、講師 研究主題:數字建築
王玲續 博士在讀、講師 研究主題:建築技術
王曉 碩士、講師 研究主題:建築更新
韓盛華 碩士、講師 研究主題:建築表現
劉強 碩士、副教授 研究主題:建築文化
目标賽事
國家大學生創新創業訓練計劃、省級賽事
團隊介紹
團隊成員均為建築學專業主幹課——建築設計系列課的主要教師。承擔建築表現基礎、建築設計基礎、建築設計、場地設計、建築曆史、建築物理等主幹課程。團隊成員指導經驗豐富,曾帶領學生獲得過指導學生獲得全國大學生“挑戰杯”科技創新大賽一等獎、“創青春”創業計劃大賽銀獎、全國建築學專業優秀作業獎、全國綠色建築設計大賽特等獎、山東省大學生建築設計競賽特等獎、一等獎等榮譽近百項。
目前在研山東省社會科學規劃項目、山東省自然科學基金、山東省藝術課題重點項目,可沖擊的賽事有國家級大學生創新創業訓練計劃、中國建築新人賽、園冶杯大學生國際競賽、谷雨杯全國大學生可持續建築設計競賽、米蘭國際設計競賽、山東省大學生科技節木構大賽、大學生建築設計競賽等國内外賽事。
場地為11教四段203,面積60平方米,收藏古代建築構件500餘件,配備手持激光測距儀8台,圖書200餘冊。
人員分工:根據教師的科研方向,分别承擔建築設計、舊建築更新、數字建築設計、綠色建築設計、建築表現等指導工作。
工作計劃:利用大量設計課的教學環節,将參加的賽事設計融入到日常教學中,使學生即獲得知識又通過競賽提高、檢驗學習效果,另外結合各位老師的研究課題,将産學研有機結合,完成競賽、教學、科研的共融發展。目前先後完成濟南市重點工程項目《濟南核心曆史保護區~明府城248套民宅改造修繕項目》、山東省文物保護單位《濟南市清代陳冕狀元府修繕設計項目》、梁山縣鄉村振興規劃、山東省省級田園綜合體規劃設計、山東省美麗村居示範村設計等近百項實踐工程項目。學生因此獲得多項賽事大獎。
(四)青春無極限創新團隊
團隊負責人
楊濤春 博士、博士研究生、副教授、院長助理
研究領域:土木工程、創新創業
團隊成員
彭曉彤 博士、教授 研究主題:鋼結構
高連隆 碩士、講師 研究主題:人力資源管理
李婷 碩士、助教 研究主題:戲劇與影視學
目标賽事
大學生結構大賽、挑戰懷(自然科學或科技發明制作)
團隊介紹
在研項目:
1.鋼結構格構剪力牆構件關鍵技術開發,山東彤創建築科技有限公司,w2019097,2019/07/01-2020/06/30,8,主持;
2.山東省高等學校科技計劃項目(山東省教育廳),J18KA206,車輛爆炸荷載下高架橋抗爆及抗倒塌性能研究,2018.01-2020.12,2萬元,主持;
3.2020年402永利手机版网址科技計劃項目(國防科研專項),軍用快速裝配保障式防爆建築體系研究,0.8萬元,主持;
山東省自然科學基金項目面上項目,ZR2019MEE009,半剛性鋼框架-粘彈性阻尼波紋鋼闆牆體系動力特性及滞回性能研究,2019/07-2022/12,主持;
場地設備條件:8J208可滿足與學生的交流及模型制作過程,學院實驗室可根據需求提供加載試驗過程,指導老師經費可滿足賽事的材料經費所需;
人員分工:專業教師結合個人研究課題及社會需求,提出創新性研究方向與思路,并在賽事的全過程中給予專業指導,确保賽事的順利完成;學辦教師在學生組織、協調給予指導,并就學生比賽過程中的專業性環節提出建議,保證團隊高效運行。
(五)廢水深度處理創新創業團隊
團隊負責人
馮岩 博士、研究生、教授 研究領域:廢水處理及其資源化理論與技術
團隊成員
白雪飛 碩士、講師
高連隆 碩士、講師
目标賽事
中國“互聯網+”大學生創新創業大賽、“挑戰杯”全國大學生課外學術科技作品競賽、“挑戰杯”中國大學生創業計劃競賽、山東省科技創新大賽、中美青年創客大賽
團隊介紹
支撐的科研項目:
1.山東省重點研發計劃“原位電催化生物耦合去除電鍍廢水中難降解有機物關鍵技術研究”(2019GSF109005)2019.1.1-2021.12.31,20萬(主持,在研)
2.山東省高等學校青創科技支持計劃“太陽能驅動漸變式全程自養脫氮體系構建及多菌群協同脫氮機制研究”(2020KJG003) 2021.01-2023.12 20萬(主持,在研)
3.國家青年科研基金項目,“基于電場微生物群體刺激效應構建降解城市污水中典型PPCPs類有機物體系及耦合機理研究(51508227)”,2016.1.1-2018.12.31,24萬(主持,結題)
4.山東省重點研發計劃“三維電極/曝氣生物濾池(TDE-BAF)耦合降解城市污水中典型PPCPs類有機物關鍵技術研究”(2017GSF217011),2017.08-2020.06,15萬(主持,結題)
5.馮岩,山東省自然科學基金“基于電場/磁場微生物疊加效應構建降解廢水中非甾體抗炎鎮痛藥類有機物體系及協同作用機理研究(ZR2017MEE048)”,2017.08-2020.06 ,10萬(主持,結題)
場地及設備條件:項目依托單位402永利手机版网址市政系,主要科學儀器設備都具備,隻需加工制作必要的專用設備即可開展工作。
依托條件:項目所依托的功能材料水質淨化省級工程技術中心,是在402永利手机版网址市政工程學科的基礎上發展起來,長期緻力于廢水深度處理及其資源化理論與技術研究。
人員分工:拟招募8-10人,圍繞基于三維電催化生物膜技術的難降解廢水深度處理體系構建和成套設備研發開展研究,主要涉及體系構建(2人);成套設備研發(3-4人);創業計劃書(3-4人)。
(六)鄉村規劃創新實踐團隊
團隊負責人
範勇 博士、研究生、講師 研究領域:城鄉規劃
團隊成員
王林申 博士、副教授 研究主題:城鄉規劃
楊曉楠 博士、講師 研究主題:城鄉規劃
付佳 碩士、講師 研究主題:城鄉規劃
段繼燕 碩士、講師 研究主題:思想政治教育
目标賽事
全國大學生鄉村規劃競賽、山東省大學生科技節部分賽事
團隊介紹
團隊以城鄉規劃部分教師組成指導教師團隊,依托山東省社會科學規劃研究專項(山東省傳統村落旅遊開發中地域風貌保護與利用策略研究)、山東省重點研發計劃(鄉村振興背景下山東省傳統村落地域特色風貌提煉與活化路徑研究)、山東省藝術科學重點課題(山東傳統村落空間肌理特征參數化解析與風貌提升策略研究)等在研項目,指導城鄉規劃、建築學等專業學生參與科技創新,通過組織學生進行科創作品制作,計劃沖擊全國大學生鄉村規劃競賽、山東省大學生科技節中部分賽事以及其他規劃類大學生專業競賽,以賽促學,讓學生在科研實踐中鍛煉提高專業學習能力。場地方面,可利用城鄉規劃實驗室場地和設備,根據每年賽事安排,結合科研項目情況,有針對性。
(七)高峰老師團隊
團隊負責人
高峰 博士、講師 研究領域:結構工程
團隊成員
陳聖剛 博士、講師 研究領域:結構工程
目标賽事
全國大學生結構設計信息技術大賽、全國大學生結構設計競賽
團隊介紹
在研項目:一項國家自然基金、三項省部級項目,論文發表二十幾篇。
可沖擊的賽事:全國大學生結構信息大賽、全國大學生結構設計競賽。
場地及設備條件:場地在8教207教研室,有台式電腦等設備。
人員分工:協同指導,陳聖剛老師重點在計算程序的使用。
工作計劃:每年參加比賽。
(八)環境修複科創團隊
團隊負責人
王曉東 博士、副教授 研究領域:土壤及地下水修複技術
目标賽事
中國國際“互聯網+”大學生創新創業大賽
團隊介紹
在研項目《氯代烴污染土壤和地下水原位修複技術研究與開發》,到帳經費30萬元,三名研究生在研,發表論文4篇,發明專利4項進入實質審查。
場地及設備條件為研究生實驗室,依托在研項目《氯代烴污染土壤和地下水原位修複技術研究與開發》,可利用土建學院和學校大型儀器平台。
拟參加“挑戰杯”全國大學生課外學術科技作品競賽、全國大學生節能減排社會實踐與科技競賽、“深水杯”全國大學生給排水科技創新大賽等賽事。
(九)展鴻團隊
團隊負責人
喻洪 碩士、副教授
研究領域:建築學、城市規劃、氣承式建築結構、智能建築、綠色建築
團隊成員
燕彬 博士、教授 研究主題:氣承式結構建築
彭曉彤 博士、教授 研究主題:鋼結構建築保溫
高新 碩士、工程師 研究主題:建築試驗
目标賽事
中國“互聯網+”大學生創新創業大賽、“挑戰杯”全國大學生課外學術科技作品競賽、“創青春”中國大學生創業計劃大賽、全國大學生廣告藝術大賽、全國大學生交通科技大賽、全國大學生電子商務“創新、創意及創業”挑戰賽、全國大學生節能減排社會實踐與科技競賽、全國大學生工程訓練綜合能力競賽、全國大學生創新創業訓練計劃年會展示、兩岸新銳設計競賽“華燦獎”等
團隊介紹
山東展鴻信息科技有限公司,坐落在三箭銀苑B 座3008室,法定代表人叢澤明,是最早、并長期給予我們支持的校外實體公司,提供研究場所、制作試驗樣機,輔導出“高速路上前後車距實時顯示系統”(該項目獲“挑戰杯”校二等獎,并獲實用新型專利)、“感應人體自動門”等項目,因此團隊取名“展鴻團隊”。
導師1喻洪,在過去的指導曆史中,指導我院學生獲得過“挑戰杯”國家級一、二、三等獎各一次,還指導學生在“創青春”、“中國大學生創業計劃大賽”等賽事在全國、省獲獎。導師2燕彬,現在燕彬、喻洪在指導學生的項目是:氣承式膜結構。導師3彭曉彤,和喻洪曾共同指導盲人住宅研究,獲全國“挑戰杯”二等獎。導師4高新,現在喻洪、高新在指導學生的項目是:濟南沖溝生态研究。
指導學生在研項目1(喻洪、高新):濟南沖溝的生态利用——幽澗煥新生,“慢行”暢泉城——關于濟南排洪溝改造城市慢行系統的調查報告。該項目獲得“國家級大創項目立項”,計劃沖擊“挑戰杯”國賽。
指導學生在研項目2(燕彬、喻洪):氣承式膜建築結構,為國内首次研究實施。目标是首先計劃沖擊“挑戰杯”國賽。後期是“創青春”中國大學生創業計劃大賽”成立我國第一支氣承式膜建築結構施工公司。
指導學生在研項目3(喻洪、彭曉彤):濟南“五三慘案”遺址保護研究、近代中日關系史研究。目标是計劃沖擊“挑戰杯”國賽。
指導學生在研項目4(喻洪、燕彬、彭曉彤、高新):盲人住宅的研究及實施。2009 .11 第十一屆"挑戰杯"全國大學生課外學術科技作品競賽《星星點燈,照亮你的家門——關于濟南市盲人居住情況的調查及盲人專用住宅設計》獲全國二等獎,2013獲實用新型專利《盲人住宅設計》 (魯作登字2013-0-22930)。目标是計劃沖擊“創青春”中國大學生創業計劃大賽”成立我國第一支盲人住宅建築房地産公司。
(十)全國周培源大學生力學競賽指導團隊
團隊負責人
趙國華 博士、研究生、副教授 研究領域:力學
團隊成員
舒慶琏 研究生、副教授
李木儉 研究生、副教授
王兆菡 研究生、副教授
楊華 研究生、講師
李永莉 研究生、講師
李豔傑 研究生、副教授
王鵬 研究生、副教授
目标賽事
全國周培源大學生力學競賽
團隊介紹
1.工作計劃:
(1)2020-2021第一學期,團隊讨論确定指導内容,制定指導計劃。并搜集力學季賽的相關資料。
(2)2020-2021第二學期五月份之前,通過選拔或其他方式确定參加競賽的同學,并為參加競賽的同學在固定時間開設輔導課。另外,安排專門時間進行答疑。
(3)2020-2021第二學期五月份,組織參加力學競賽初賽。
(4)2020-2021第二學期五月份之後,如果有同學通過初賽進入決賽,繼續安排輔導和答疑。
2場地和設備條件:屬于競賽指導,場地和設備需求相對簡單,主要利用空閑教室,輔導答疑可以利用教研室。
3.依托條件:402永利手机版网址土建學院力學教學部和402永利手机版网址力學實驗中心。
【說明】全國周培源大學生力學競賽每兩年舉行一次,但我們團隊準備每年都舉辦類似的輔導答疑活動,必要時和考研輔導結合起來,最終形成一種常态化的工作。
(十一)梓人科創團隊
團隊負責人
韓盛華 碩士、講師 研究領域:建築手繪、建築設計創意表現競賽
團隊成員
劉寒芳 碩士、教授 研究主題:建築搭建
劉強 碩士、副教授 研究主題:建築設計
王曉 博士、講師 研究主題:建築設計
李豔偉 碩士、講師 研究主題:綠色設計
付佳 碩士、講師 研究主題:城鄉賽事相關
範勇 博士、講師 研究主題:景觀設計
目标賽事
全國建築類手繪大賽、全國大學生廣告藝術大賽
團隊介紹
在研山東省社會科學規劃項目、山東省自然科學基金、山東省藝術課題重點項目,可沖擊的賽事有國家級大學生建築專業手繪大賽、山東省大學生科技文化節等賽事。
場地為中海國際社區C1區内,面積140平方米,配備專業交流空間,實物展台兩台,投影儀兩台,配備手持激光測距儀1台,大疆無人機一台,圖書500餘冊。
本團隊強調依托山東省室内設計行業協會、山東省城市文化研究會及全國建築環藝教育學會等平台,充分發揮和國内及省内建築院校良好的互動關系,大膽改革、勇于實踐,把手繪、模型構造、電腦軟件等基本能力相互貫通,使得低年級專業基礎教學能更好的為專業設計服務。通過課程内容教學及課下拓展互動,充分發揮教師專業優勢,積極參與專業領域内的各種競賽,激發學生學習熱情、專業興趣、專業自信,促進專業學習打下堅實基礎。
(十二)金土木團隊
團隊負責人
林明強 博士、研究生、副教授、結構實驗室主任
研究領域:建築材料與結構
團隊成員
趙鵬 研究生、講師 研究主題:材料性能
高莉 研究生、講師 研究主題:玻璃纖維混凝土
朱緒林 研究生、助教 研究主題:鋼結構
目标賽事
山東省結構設計大賽等
團隊介紹
團隊教師四人,均為碩士研究生學曆以上,中青年結合的團隊,研究方向有交叉也有融合,可以很好的開展工作。
團隊在研項目有住建廳《裝配式預應力再生混凝土闆長期性能研究》、《城市綜合管廊污水管道混凝土硫酸腐蝕性能劣化機理和規律研究》、《裝配式建築中耐高溫的低溫套筒灌漿料可行性研究》、《基于微結構的青磚材料傳輸特性的可視化表征與數值模拟》、《綠色回收玻璃玄武岩纖維混凝土材料性能試驗研究》,可以提供學生技術與經費支持。
團隊老師中有材料專業教師和結構專業教師,有國家注冊結構工程師,可以沖擊山東省結構設計大賽、材料節能環保等比賽等。
團隊教師主管結構實驗室,場地寬廣可利用面積較大,設備良好,不論是結構設備,還是材料設備都可滿足學生競賽需求。
團隊目前指導學生參加山東省結構設計競賽,力争獲得名次。下一步在科研基礎上,指導學生多出成果。讓學生參與科研項目,參加實驗研究,發表高水平論文,提高競賽競争力。
(十三)巴布工程師團隊
團隊負責人
劉召國 學士、副教授、教師 系部:建築工程
目标賽事
全國大學生先進成圖技術與産品信息建模創新大賽
團隊介紹
場地及設備條件:有學院305機房
依托條件:我院“建築CAD”課程從1997年開始,AutoCAD和天正建築軟件的教學已經超過20年,具備一定的教學指導經驗。
工作計劃:招募學生、培訓、參賽
(十四)盛世力合科創團隊
團隊負責人
劉強 碩士、副教授、所長 研究領域:城鄉更新、建築改造再利用
團隊成員
劉寒芳 碩士、教授 研究主題:建築搭建
于江 碩士、講師 研究主題:建築設計
王曉 碩士、講師 研究主題:建築更新
李豔偉 碩士、講師 研究主題:綠色建築
馬明春 碩士、講師 研究主題:城鄉賽事相關
袁赟 碩士、副教授 研究主題:城鄉賽事相關
目标賽事
國家大學生創新創業大賽訓練計劃,以及其他賽事
團隊介紹
在研山東省社會科學規劃項目、山東省自然科學基金、山東省藝術課題重點項目,可沖擊的賽事有國家級大學生創新創業訓練計劃、山東省木構大賽、山東省大學生科技文化節包含賽事、及國家級賽事。
場地為11教四段203,面積60平方米,收藏古代建築構件500餘件,配備手持激光測距儀8台,圖書200餘冊。
團隊強調“三融研究”:将從三方供需角度出發,将學生、社會,教師所需目标有機相融研究,動态調整,最終達到學生受益,教師得益,社會滿意的多赢局面,同時把教師的科研融入教學,匹配教學,有效防止了教師的科研方向及成果與同教學脫節的現象,使教學、科研相輔相成。強化建築類應用型人才模式培養,改革“聽課—作業—考試”的傳統教學,探索“課堂理論授課—線下動手實踐—線上虛拟體驗—教學成果應用”的教學模式,實踐項目部分貫穿課堂,使學生把課堂理論知識同社會需求(或實踐工程)最大化匹配,既大大增強工科工程類學生的實踐性、使教學紙面作業走向社會服務于社會,又解決地方需求問題,獲得雙赢。同時使課程作業對接國家級省級賽事,不僅使學生作業質量大大提高,其教學輸出的課程作業可直接對接賽事,達到多赢局面。
(十五)步行者團隊
團隊負責人
王兵 碩士、講師 研究領域:建築結構
目标賽事
全國大學生結構建模競賽
團隊介紹
可沖擊的賽事:全國、省市大學生結構建模競賽,依托學院提供場地,本科生人員待定,設計軟件依托學院提供或大賽組委會提供。